本篇文章1304字,读完约3分钟

/ h// h// h /

村民在手套厂的工厂工作。 方晓淦摄影

在铁山港区南康镇夏塘村的康荣手套工厂,脱贫困的家庭们在缝纫机前忙碌着。 一家摆脱贫困的人看到记者的到来,高兴地拿起机器上刚完成的双手套说。 “这个扶贫工厂真不错。 支付工资,农忙时期可以耕地修整。 农闲时期来这里打工以增加收入。 ”

“村民“可农可工”两头赚”

关于这家手套工厂,夏塘村驻村第一书记黄瑞兰开始了背后的故事。

“原来这家手套厂是在镇上办工厂的,2019年,我们驻村的员工和村干部开始计划在村里办扶贫工厂。 调查结果发现了手套厂的老板李宁。 知道我们的想法后,对方非常支持我们的扶贫工作,很快就把工厂搬到了我们村。 那年9月,手套厂被定为我们村的扶贫厂。 ’黄瑞兰说,目前手套厂有9名贫困者在工厂工作。 由于手套厂租用村集体土地建设厂,该厂在夏塘村落户后,不仅可以帮助贫困者脱贫脱帽,还可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仅去年就可以向村里支付租金1.4万元。

“村民“可农可工”两头赚”

“大部分农户都有耕地。 如果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单位上班,会影响到农活。 因此,工厂以“良品率结算报酬”的方式支付工资,农户领取空上班,下班时按当天加工手套的数量领取工资。 ’李宁说,这样一来,农户们在农忙季节就可以放心照顾农作物,到了农闲时期,还可以去工厂打工增收,一举两得。

“村民“可农可工”两头赚”

李宁告诉记者,工厂通常提前决定下月的订单,招聘了40多名正常工作的工人。 因为也不用担心农家会陷入忙于农活,工厂无人工作的不自然状况。 扶贫成立后,为了更好地增加贫困阶层的收入,手套厂在工人报酬结算方面也更灵活。 目前,手套厂一个月可以生产1万只手套,预计今年的产值将达到50万元。

“村民“可农可工”两头赚”

李宁指的是车间旁边的另外两个正在建设中的车间,说:“下一步计划在村里建设两个生产车间。 一方面可以提高工厂的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推动贫困者就业,巩固脱贫成果。 ”。

除了利用手套厂等产业帮助贫困人群脱贫外,夏塘村还将全面落实国家扶贫政策,更好地帮助贫困人群处理问题。

李世合年被准确地识别为贫困家庭,在家夫妻共同工作养育着3个孩子。 随着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各种杂费更加困扰着这个贫困家庭。

驻村职工队伍在了解李世合一家的情况后,与合作联系人多沟通协调,首先为李世合的三个孩子申报“雨露计划”,以便孩子们安心完成学业。 接着,工作人员又帮李世一家申请了危房改造手续,帮他们从旧的黄色泥房里搬出来,住在80平方米的平房里。

“村民“可农可工”两头赚”

“要摆脱贫困,最好的方法是让贫困阶层获得稳定的收入。 为此,我们动员李世合申请小额贷款5万元。 其中1万元用于快速产业发展,4万元用于桂港石英砂有限企业。 年,李世合通过快速产业发展获得1.6万元收入,分红3200元。 在大家的帮助下,李世合一家成功地达到了脱贫的标准,年顺利摆脱了贫困。 ”黄瑞兰表示,为了巩固李世兰一家的脱贫成果,驻村职工队产业辅导员今年成功让李世合种了2亩豆角、10亩甘蔗、2亩玉米、2亩花生,并申请7500元产业奖补充资金。 去年,李世合将原80平方米的平房建成3层,目前家庭人均年收入超过6000元。

“村民“可农可工”两头赚”

/ h// h// h /

/ h// h// h /

/ h// h// h /

标题:“村民“可农可工”两头赚”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2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