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08字,读完约4分钟
/ h// h// h /
陈福斌在养殖基地捡了鸭蛋。 金敏拍
(/h ) ) )两层小楼,客厅宽敞明亮。 大楼外面的两台) ) (/k0 ) )尤为突出。 进入银海区平阳镇东星村贫困家庭黄承荣的家,满是小康生活的“既视感”。
(/h ) )“这是过去做梦也想不到的好日子。 ’黄承荣笑着说。 以前,我没想到可以从泥瓦的房子住到钢筋混凝土的房子里。 我以为一辈子住在泥瓦家。 夏天炎热,在外面工作的儿子最近特意在家里安装了2台空。
年的时候,黄承荣还是个村里办档案打卡的贫困家庭,妻子没有劳动力,儿子还在读书,家庭收入靠他打工,家庭生活难以维持。
在驻村第一书记、职工、村干部的帮助下,黄承荣在工作。 另外,在家迅速发展农业产业,种甘蔗养鸡。 受惠于危险住宅改造政策,每年建造一层平房,经过自己的努力,每年增加了两层,进行了装修。 儿子大学毕业后就业了,月薪超过了一万元。 现在,黄承荣一家不仅摆脱了贫困,还进入了小康生活。
在东星村,不少村民像黄承荣一样脱贫致富。
当进入东星村致富的龙头陈福斌的鸭肉养殖基地时,你会看到成千上万只鸭子在池塘里玩水觅食。 摇摇晃晃地走着的陈福斌在里面找鸭蛋。 陈斌告诉记者,目前平均每天产卵量在75公斤左右。
多年前开卡车运输的陈福斌生活富裕,2008年因交通事故夺走了他的右小腿后,生活陷入困境。 年,市残联开展的“党员帮助残疾人”创业活动为陈福斌送去了200只鸭苗。 经过几个月的养殖,陈福斌首次收入5000多元,这让他找到了希望,燃起了他的创业梦想。 陈福斌扩大了养殖规模,次年从养殖鸭转为养殖鸭,但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收入依然不理想。 年,陈福斌被评定为制作文件立牌的贫困家庭。 在驻村第一书记、职工、村干部的鼓励和帮助下,陈福斌逐渐成为村里养鸭能手,养殖规模从数百只扩大到数千只,建立了小型养殖基地,最高峰时养鸭达到2400多只。
年,陈福斌正式摆脱了贫困。 致富后,他探索了先进的养鸭技术,传授给村民,带领他们走上了一起养鸭脱贫致富的道路。 这几年,东星村陆继建立了几个大规模的鸭肉养鸭基地,带动了全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只有产业兴旺,村民收入才能稳定增长。 ”据东星村党总支部书记陈明华介绍,东星村是平阳镇最偏远的行政村,原“十二五”期间为贫困村,全村办卡贫困者59户246人。 为了进一步促进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帮助村民增产增收,东星村除了鼓励村民协助猪鸭养殖快速发展外,还抓住特色产业,大力引进新品种,迅速发展种植业。 驻村职工、合作各方挨家挨户深入推进产业扶贫政策,面对面协商产业快速发展规划,申请产业扶持资金,通过公司+合作社+大户种植拉动,加强贫困群体的抗风险能力。 近年来,东星村由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优越的优点,因地制宜地迅速发展大棚水果蔬菜栽培产业。
近日,东星村忠鸿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50多亩果蔬大棚成功收割子姜,村集体经济实现了新的增收。 合作社负责人陈世忠表示,计划下半年种植甜瓜、苦瓜等水果蔬菜。
据悉,东星村将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模式,争取扶贫资金与忠鸿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建设果蔬大棚基地,主要种植辣椒、苦瓜、豆角、甜瓜、甜瓜等市场热门果蔬。 48户贫困家庭(脱贫家庭)入股享受红利,2019年,员工股东最高可获得850多元红利,为集体经济增收1万元。
年,东星村全村摆脱贫困,2019年成立的立项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陈明华表示,下一步东星村将继续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彻底战胜脱贫攻坚战。
/ h// h// h /
/ h// h// h /
/ h// h// h /
标题:“种养结合“结”出累累致富果”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2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