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12字,读完约3分钟
“驻村两年多来,我始终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通过反复党建,促进精准扶贫的事业构想,有序推进各项事业,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年3月,受组织派遣,何敏从繁华街道进入偏远乡村,担任合浦县党江镇企坎村第一书记一职,承担了脱贫攻关的重担。
企业康村是“十二五”贫困村,12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61户、总人口2164人、全村耕地面积2660亩、脱贫人口87户383人、未脱贫2户6人 企业康村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但由于基础薄弱,缺乏产业招商和项目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产业多元化的快速发展。 驻村后,何敏为了及时掌握初级资料,瞄准问题目标,以访问群众为突破口。 何敏挨家挨户询问民情,询问民需,与贫困者闲聊,谈论生产,了解贫困者的愿望,倾听,认真分析贫困者造成贫困的原因,探索帮助他们应对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在企业康村,据记者采访,何敏这位深受村民喜爱的“第一书记”,成为了村民的“骨干”。 无论大事小事,村民总是喜欢“咨询第一书记”,在话语和教导中,实现了贫困群众从“希望摆脱贫困”到“希望摆脱贫困”的思想转变。
(/h ) )列车跑得很快,所以全靠头带。 何敏制定“支部+党员+能力”扶贫工作长效机制,召开党员大会、党日活动、组织生活会,带领村民党员学习党章,了解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大大总书记系列演讲精神,带领党员积极建言献策,良好快速发展思路 在巩固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基础上,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快速发展力和动力,使各项事业走上正轨。
(/h ) )为了帮助快速发展,在发展集体经济中,为了打破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何敏结合村子的实际情况,根据贫困群体的诉求和意愿,明确产业扶贫的方向,快速发展大麻鸭、叉尾鱼养殖等项目 2019年,村集体经济增长到11万元,预计今年年底将达到20万元。
在开展情侣扶持、实施“独门独户”事业中,何敏按照扶贫攻坚工作的要求,积极联系合作公司,动员社会力量参加“一对一”合作公司,与市集商投资促进会、建筑联合会、福建商会和市民政局、扶贫办公室。 联系北海舰官兵等10多个社会团体组织和后盾合作单位进村慰问、援助贫困学生,并充分听取联系意见,根据各自不同的实际情况,及时完善和补充受援贫困群体的扶贫计划,落实“独门独户”措施,走正确道路
“为了迅速发展村民,基础设施必须先行。 ”何敏告诉记者,为了企业坎村的快速发展,为了实现大众通过固化路的愿望,他奔走,努力向上级部门争夺资金立项。 经过多项信息表达计划,在市、县相关部门和后盾公司的协助下,企业坎村建设村级硬底化道路12公里,设置太阳能路灯162个,绿化树木4050棵。 投入39万元资金建造民用桥梁; 投入专项扶贫资金80万元建设特色农业种养殖产业扶贫基地; 村集体经济从原来的4万多元到现在稳定超过10万元,全力突破了制约群众快速发展的瓶颈。
此外,为了快乐充实村民的休闲生活,企业康村投资建设了文体公共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大众大舞台、风雨推进长廊和村级农贸市场等惠民项目,提高了村民的居住环境,活跃了大众文化生活。
/ h// h// h /
/ h// h// h /
/ h// h// h /
标题:“默默耕耘 践行初心记全市优秀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何敏”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2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