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03字,读完约3分钟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表决通过,标志着我国民事权利保障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命名为法典的法律,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一本充满民事权利的宣言书。

为什么设立离婚冷静期后立法通过? 看看中国离婚和结婚的一些数据,就明白其中的原因了。

年,全国各级民政部门和婚姻登记机关共同依法办理结婚登记1224.7万对,比上年减少6.3%。 依法办理离婚手续384.1万对,同比增长5.6%上半年,全国各级民政部门和婚姻登记机关共依法办理结婚登记558万对,比上年减少7.5%,依法办理离婚登记185.6万对,比去年上升10.3%。 年,全国注册结婚1010.8万对,离婚308万对; 2019年,全国注册结婚947.1万对,离婚415万对。

“浅谈民法典中的“离婚冷静期””

上面的数据显示,结婚率在下降,但离婚率持续增高。 并且,据某机构统计,在中国离婚最多的城市,离婚率竟然达到了39%。 因此,设立30天的离婚冷静期是因为结婚当事人希望从结婚的权利义务出发,留出时间考虑结婚的问题。

“浅谈民法典中的“离婚冷静期””

那什么是“离婚冷静期”? 即,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申请之日起30日内,任何一方不愿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申请。 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30天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出具离婚证明; 没有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浅谈民法典中的“离婚冷静期””

“离婚冷静期”有三个要点。 一是向民政局申请协议离婚的,诉讼离婚不适用。 二是申请离婚后,30天内一方不想离婚的,撤回离婚申请。 如果都没有“悔恨”,民政局领取离婚证明必须在30天期满; 三是30天冷静期后有30天领证期,领证期内任何一方未领证的,视为撤回离婚申请。

“浅谈民法典中的“离婚冷静期””

从法律条文的表达来看,离婚冷静期制度只适用于协商离婚的情况,至于大多数大众在意的这个制度是否会阻碍家庭暴力、婚内出轨等弱者行使离婚权利,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由于离婚有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两种形式,协议离婚需要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登记申请需要双方共同申请,单方面主张离婚的,必须通过诉讼程序。 所以,在冷静期剥夺离婚权这种说法太夸张了。 冷静期只是给本来同意离婚的夫妇中的任何一方提供30天的反感期。 原本受牵连、受压迫的弱势群体要离婚时,无论是否存在冷静期这一制度,都必须办理诉讼手续。 (作者在北海市人民检察院工作( (/h/) )。

“浅谈民法典中的“离婚冷静期””

/ h// h// h /

/ h// h// h /

/ h// h// h /

标题:“浅谈民法典中的“离婚冷静期””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2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