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09字,读完约4分钟

近年来,北海市民政部门不断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通过构建服务平台、创新三公司联动模式、推进四级工作互联网,探索“1+3x+4”未成年人保护服务模式,打造全市

构建服务平台,打造“救援伞”

今年6月,市救助管理站采购、市长青社会事业服务中心承办的12355未成年人保护专线服务项目正式启动。 如果孩子需要求助,或者发现孩子有困难,拨打“12355”由专业社会工作者全天候受理。

至此,市民政局联合团市委搭建北海市“12355青少年服务”平台。 这个项目正是平台为未成年人支撑的“救助伞”。 通过政府采购服务全天候管理热线,结合社会工作者的服务项目,将“监测预防、发现报告、应急处置、判断中介、合作干预、监督跟踪责任”整合到一个平台上,从而提供爱护服务

“为未成年人撑起三把“伞””

通过对求助的未成年人进行初步判断,分类、分级处置,平台将求助的未成年人转发给专业社会工作者或相关职能部门,由本辖区项目社会工作者进行专业案例分析。 而且,这些情况被通报民政局,有困难的孩子遇到问题时可以立即保护。

“为未成年人撑起三把“伞””

刷新了三家公司联动的结构,开发了“防护伞”

考虑到新冠灾祸停课期间,学生可能情绪低落、焦虑、学习自觉下降,我市初三复课当天,市救助管理站与市、诚社会实务服务中心和海角社区居委会联合, 举办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发布的“安心复学,从心做起”的心理健康讲座,帮助学生们确立“心理宽限期”。

“为未成年人撑起三把“伞””

这是我市民政部门创新三家联动模式,构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家庭+学校”未成年人保护互联网的缩影。 该模式以家庭为基础,加强家庭监护的教育指导、能力提高; 以学校为主体,通过开展安全教育,依托提高未成年人法治意识、自我保护意识、能力的社区,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与社区普通法、扫荡恶劣、家风家训等社区活动结合起来,提高市民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为未成年人撑起三把“伞””

目前,三公司联动模式在我市成功营造了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推进了社会支持体系的完善,牢牢组织了对未成年人的关怀保护网,从源头上遏制了未成年人侵害的发生。

建立四级实务互联网,打造“体贴之伞”

“妈妈不记得我的生日了。 现在也不回家。 ’合浦县沙岗镇双孖村的孩子小龙(化名)的母亲今年春节前一直没回家。 父亲住进市合浦精神病院已经一年多了,小龙兄妹三人处于无人监护的状态。

村儿童主任得知此事后,立即向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社工服务合浦西域社工站报告。 在妥善安排好孩子们的监护问题和生活起居后,3月19日,合浦县民政部门负责人、村支书、儿童主任、未保险社工等来到小龙家,过了他难忘的生日。

“为未成年人撑起三把“伞””

为大力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保护工作,我市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事业互联网。 其中,在市、县级,建立了政府主导、民政牵引、多部门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事业局间联席会议制度,合作保障儿童权益。 在乡镇、村级实现了儿童辅导员、儿童主任的全面覆盖,目前全市共有30名儿童辅导员和430名儿童主任。

“为未成年人撑起三把“伞””

指出,在处于困境中的儿童面临或威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儿童主任的及时报告可以争取宝贵的时间,使相关职能部门和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力量能够及时介入和妥善处理。 以2019年政府采购服务困境儿童个案干预为例,儿童主任的报告比例达到36%。

“为未成年人撑起三把“伞””

截至去年年底,我市投入近400万元资金,逐渐在全市全面宣传未成年人保护社会工作人员服务,建立儿童个人档案1000多份,帮助有困难儿童248例,总服务6万多人 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探索完善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模式,扶持越来越多的“伞”,帮助我市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为未成年人撑起三把“伞””

/ h// h// h /

/ h// h// h /

/ h// h// h /

标题:“为未成年人撑起三把“伞””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2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