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95字,读完约4分钟

/ h// h// h /

近年来,人们富裕、生态美丽,绿色环境保护已成为北海市民的永久福利。 李君光摄

记者10月27日从市工信局获悉,今年第三季度,全市工业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51.8%,居全区第二位。 北海软件和新闻服务业主要业务收入212.1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6.08%,占广西总量的59.31%,总量和增速继续居全区第一。 我市通过“三企业入桂”签约工业和新闻化项目83个,投资总额约4368亿元,其中投资额超过百亿元的项目11个,投资总额3899亿元。

“优质快速发展的北海答卷”

在当前全球疫情蔓延、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该集团令人兴奋的数据折射出北海经济的韧性和潜力。 “乱云飞渡依然充裕”的背后,是“第十三个五年计划”以来打下的坚实基础不可缺少的。 近年来,我市本着新的快速发展理念,稳步进入整个事业基调,抓好招商引资、项目、产业、经营环境、生态环境,做强龙头,夯实链条,凝聚群,提高经济总量,提高快速发展质量。

“优质快速发展的北海答卷”

岁月见证了迅速的发展。 从2019年到2019年,北海地区生产总值从1007.3亿元增加到1300.8亿元,年均增长8.8%,排名年均全区前列。 财政收入从166亿3000万元增加到242亿3000万元,年均增长率为14%,全区第一,为自治区贡献的财政收入增加99亿2900万元,贡献度仅次于南宁,居全区第二。 2019年人均gdp为76955元,排名全区前列。

“优质快速发展的北海答卷”

产业“筋骨茂盛”,长着北海经济的脊梁。 “十二五”以来,我市精心培育“产业树”,壮大“产业林”,促进产业进入中高端,为经济快速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年,北海工业总量从全区第五位上升到第四位,年,2019年继续居广西第三位。 从2019年到2019年,北海工业投资规模从498.53亿元增加到738.54亿元,增长率从5.6%增加到16.5%,年均增长率达到11.9%。 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7%,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十二五”期间,北海已经形成了七大产业集群,即电子报、石油化工、临港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和海洋产业、林纸和木材加工、食品加工和高端服务业等四大主要产业。

“优质快速发展的北海答卷”

财政收支是反映经济运行的“晴雨表”。 “十二五”以来,北海财政收入在总量增长态势、增长率、结构质量、县域分布等指标上呈现出均衡协调、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 其中,全年财政收入总量跃居全区第四位; 年,北海成为广西第四大财政收入突破200亿元的地市。 年广西第三大税收收入突破200亿元的地级市、广西第二大管辖的县区财政收入均超过10亿元的地级市。 2019年成为广西财政收入全部超过15亿元的地级市。 到2019年,北海财政收入中税收占比连续4年排名全区第一,常规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占比维持全区前5位。

“优质快速发展的北海答卷”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目的。 “十二五”期间,我市始终以人民美好生活为奋斗目标,增加民生投资,不断改善民生,扎实做好扶贫工作,弥补民生弱点,给群众带来越来越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从2019年到2019年,北海每年民生支出超过正常公共预算支出的七成; 北海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9412元增加到36602元,年均增长7.4%。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1622元增加到15510元,年均增长9.9%。 到2019年底,全市累计减少53187人,出现73个贫困村,贫困发生率从年末的3.57%下降到0.17%。 目前,全市脱贫预备卡贫困人口达到“八有一超”标准,6个脱贫预备村均达到“十一有一低”的脱贫攻坚条件。

“优质快速发展的北海答卷”

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都需要。 “十二五”以来,我市稳步推进生态立市,坚定不移地走产业强庶、生态优美绿色崛起的道路,不断培育生态特色,使绿色环境保护成为老百姓的永久福利。 近年来,北海生态环境质量的首要指标一直居全区前列。 今年1月1日至10月10日,北海空燃气质量优良率为100%,比去年同期上升4.6%,为无污染天数; pm2.5的平均浓度为18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18.2%。 良好的生态环境将成为北海的特征和强大的竞争力。

“优质快速发展的北海答卷”

/ h// h// h /

/ h// h// h /

/ h// h// h /

标题:“优质快速发展的北海答卷”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1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