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36字,读完约3分钟
“周末去哪里玩? “去赤西村拿稻谷吧! ”进入秋收季节,许多市民周末带着孩子到北海“网红村”——海城区高德街道办赤西村,参加“农耕学堂”的研究旅行活动,感受到了劳作的艰辛和丰收的喜悦。
几年前,赤西村是海城区唯一的贫困村。 “有不和赤西村结婚,每天扛着水去家里吃的女性。 ’这是人们的揶揄。 “十二五”以来,海城区在“旅游+产业+扶贫”模式的基础上持续发力,以资源、雄厚的基础、快速发展产业,使这个曾经贫困不堪、无人问津的乡村成为风光如画、人气旺盛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油菜花观光文化节是海城区改变赤西村命运的突破口。 赤西村距离北海市区只有15公里,有着美丽的田园风景。 海城区委、区政府充分整合资源,利用冬春交往农田闲置节点,着力营造300亩油菜花田。 每年春天,广阔的油菜花热烈盛开,许多市民和游客闻花而来,油菜花观光文化节应运而生。 特色美食展销会、文艺表演、时装表演、音乐闪光、绘画比赛、歌手比赛、摄影比赛、书法展……文案丰富的油菜花旅游文化节为赤西村带来了众多的人气,让村民们领略了乡村旅游的甜头, 年以来,每年花期游客人数超过10万人,村民直接经济收入增加50万元以上。
乘势而上。 海城区立足于赤西村自古以来流传的农耕文化历史悠久的良好条件,将闲置民居、农业生产补贴用房、村委会旧址建成农事古物展览馆、农家食堂和休闲生态农耕康养中心,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然后积极引进社会资本,打造“田园风景园”、“农耕文化体验园”、“现代农业产业园”、“民俗村落”四大文旅田园复合体。 目前,这四个田园综合体已经初步建成,并纷纷受益。
“农耕学堂”是赤西村田园综合体早期盈利的项目之一。 设有春耕秋收、种菜、探鱼大赛、产业基地学习等体验角,吸引着众多市民。 据统计,从2019年5月开播到今年11月中旬,赤西村已经开展了30期研究旅行活动,吸引了3500多人参加。 目前,在海城区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项目业主进一步完善农耕文化体验园基础设施,积极在广西申报二期中小学生研究实践教育基地,丰富农村旅游要素,为赤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注入越来越多的活力。
随着赤西村观光逐渐渐入佳境,其他产业也备受欢迎。 例如,赤西村食用菌栽培和加工产业扶贫工作项目年产值约300万元,吸引赤西村和军屯村130户贫困家庭,每年稳定发放4.37万元红利,集体年收入增长6.5万元以上。 “赤西村电子商务运营中心”项目销售线上和线下农业特色产品,作为一体展示,支持村特色农产品集体销售,增加村集体年收入14万元以上。
产业兴起,村民富裕,美名昭着。 年,赤西村提前一年脱贫脱帽; 年村贫困阶层脱贫; 2019年全村人均年收入1.5万元,是年的3.5倍,村集体经济收入26.5万元,是年的4倍。 “自治区级生态示范村”、“北海市‘九有’建设示范点”、“北海市农村振兴示范村”等众多荣誉称号成为赤西村的闪闪标签。
/ h// h// h /
/ h// h// h /
/ h// h// h /
标题:“赤西村:北海“网红村”是这样红起来的”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1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