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46字,读完约3分钟

/ h// h// h /

在湿地公园的海滩上生活的中国小龙虾。 方晓淦摄影

日前,世界首个亚太地区鲎观测所正式在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落户。 这有利于我市通过国际统一的做法开展中国鲎调查研究事业,为中国梭子蟹国际保护事业贡献“北海力量”。

2019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 )正式宣布,将中国鲎等级从“数据不足”更新为“濒危”。 同年6月,第四届国际鲎研讨会在北海、钦州举行,发表了《全球鲎保护北部湾宣言》,将每年6月20日定为“国际鲎保护日”,呼吁社会各界共同保护鲎资源。

“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贡献“北海力量”  全球首个亚太区鲎观测站在此落户”

北部湾大学广西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化养护要点实验室主任、iucn鲎专家组亚太地区事业集团联合主席关杰耀介绍,近年来,全球在我国鲎保护工作中存在着缺乏统一的种群监测方法的问题。 监测做法不统一,各地提供的调查数据就没有可比性,难以对中国鲎的保护起到促进作用。

“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贡献“北海力量”  全球首个亚太区鲎观测站在此落户”

为此,iucn鲎专家组决定在亚太地区实施“亚太地区鲎观测所互联网计划”。 通过观测所的形式,目前中国鲎生活的核心地区,今后5-10年内,可以通过统一的监测方法报告和表达统一的监测数据,收集iucn关于中国鲎生存现状的较为有效的数据,通过数据比对和统计学方法,可以得出

“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贡献“北海力量”  全球首个亚太区鲎观测站在此落户”

关杰耀对记者说:“在近几年的调查中,位于北海市银海区银滩镇白虎头村的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培育中国小龙虾最重要的地方,该研究成果也在今年发表的研究论文中正式发表。 为此,我们在大陆和香港地区邀请了7家成员参加亚太地区鲎观测所的互联网计划,让世界上第一家亚太地区鲎观测所在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定居。 ”

“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贡献“北海力量”  全球首个亚太区鲎观测站在此落户”

设立观测站后,职工群体将向成员单位提供统一的监测方法培训,对成员单位的职工、红树林护林员进行比较,各成员单位还将根据自身的现实情况,将当地公共志愿者纳入培训体系

“观测所成立后,所在地区将为iucn呈现统一的、比较有效和具有可比性的监测数据,有助于iucn及时更新中国鲎的濒危水平。 并且,这一濒危水平决定了亚太地区所有国家加大对中国独角鲸的保护力度和投入资源量,进一步改善中国独角蟹的生存环境,促进中国独角蟹资源的保护和种群数量的恢复。 ”关杰耀说。

“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贡献“北海力量”  全球首个亚太区鲎观测站在此落户”

观测所已于12月24日在湿地公园内正式挂牌,第一轮现场培训工作将于2021年4月开始,明年将开展第一轮调查监测工作。 2022年,职工群体将根据这7家成员单位的具体情况,向东盟各国宣传《亚太地区鲎观测所互联网计划》。

/ h// h// h /

/ h// h// h /

/ h// h// h /

标题:“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贡献“北海力量” 全球首个亚太区鲎观测站在此落户”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1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