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47字,读完约3分钟
“谢谢你给我拍照! ”1月29日上午,在合浦县乡村振兴示范场——星岛湖镇总江村委马屋村,村民罗远骏端起饭碗,愉快地向记者道谢。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复制品。 到了马屋村,记者到处感受到了淳朴的民风。 虽然是第一次记者,但是村民们非常热情,不厌其烦地回答记者的提问,协助记者拍照,如沐春风。
马屋村是总江村委的自然村,是合浦有名的“深红色”番桃的产地。 “胭脂红”番桃因肉色如胭脂而得名,味甜,深受北海市民欢迎,经济价值高。 除了“红色红色”之外,马屋村的番桃品种还有红心桃、珍珠桃。 全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着番桃,总面积200多亩,产品主要销往北海市区和钦州等地。
村民马祥伟多年来一直在村里爷爷的路边卖最桃。 他告诉记者,“大红”号桃的上市时间是每年的6月到12月,他现在在卖心形桃和珍珠号桃。 “胭脂红”很有名,很多群众经过马屋村时,都会停下来买一些。 目前没有“胭脂红”的出品,但其他番桃的销量也很好。 “我每月的收入大约五六千元。 ”马祥伟说。
总江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马祥云介绍说,“胭脂红”是马屋村的主要产业,也是村民们重要的收入来源。 每年夏天的秋天,路边卖番桃的村民有二三十户。
村民罗廉烈告诉记者,家里也种了一亩多的“胭脂红”,每年有6000多收入。 另外,还种植了2亩多的蔬菜,每年收入1万多元。 农闲时期,他到周边村庄打工,每天收入近200元。
马屋村给记者印象最深的是环境很干净。 在村庄主干道的两侧,随处可见含有乡风文明的壁画。 这些壁画中不仅有美丽的画,还有古来流传的文化诗、谚语等,融入了党的建设、孝德文化、文明礼仪、民风民俗、邻里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复制品,成为村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生活水平必须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也必须提高。 在上级的支持下,近年来,马屋村不少村民相继建成“微型花园”、“微型菜园”,将所有家禽集中配置在养殖区,实行标准化生态循环养殖。 此外,马屋村还将马屋、八一、江边三个村组的晒场地改建为集体育锻炼、绿化景观为一体的休闲小广场。
记者观察发现,休闲广场周围整齐地放置着多块石头长椅,每一面都刻有“党员×××捐款”的文字。 马云告诉记者,休闲广场刚建成时,由于经费有限,未能装备石头长椅。 明明是这么干净舒适的公共场所,却没有给村民的凳子,所以村里的党员和乡贤坐不下了。 大家讨论的结果是,决定自愿捐款购买长椅。 年10月,37张休闲用的石头长椅出现在休闲用的小广场周围。 住在小广场附近的村民们也主动用铁丝网把自己的小院子围起来,种上各种花草,尽量把院子修整得干干净净,适合美丽的小广场。
目前,投资160多万元的马屋村小广场二期工程正在进行,干净的公共厕所已建成,荷塘观光道也正在紧张施工中。 马屋村的村民们纷纷自愿参加乡村建设。 “感谢党和政府,改变了我们的环境。 ”村民罗远骏说:“振兴乡村,人人有责。 我们也要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
/ h// h// h /
/ h// h// h /
标题:“走进“胭脂红”故乡探访合浦县乡村振兴示范点马屋村”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1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