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11字,读完约3分钟
记者日前从市农业局获悉,今年上半年,我市以特色农业、海水养殖、林下经济、休闲农业、农产品加工和物流冷链、网络+等产业为着力点,进入产业富民和村级集体经济规划的村落,从事种植业的 其他9个基地,如养殖类基地134个、建设休闲农业基地的服务等,较有效地推动了农村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316元,增长11%。
抓住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打造农业企业品牌。 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我市将推进特色产业结构和品种结构调整,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加强特色产业。 建设豇豆、柑橘、大棚瓜菜、水产等特色农业产业,建设各类产业示范基地330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30处,香山鸡嘴荔枝、北甜一号甜瓜、利添柑橘、南珠、金鲳鱼、海猪肉、海鸭蛋等 登记了无公害种植业农产品生产基地24个,认定产品65个,持有绿色食品的有机农产品1个,地理标志农产品2个,建设了现代农业观光园等休闲农业生态园。
抓好产业项目支撑,推进产业快速发展与扶贫攻坚融合。 以项目为载体,我市开展产业富民的“十大进村行动”。 市财政安排2300万元产业富民专项资金,扶持一县三区开展产业富民项目建设,全市实施产业富民项目330个(点),快速发展种植业、畜牧生态养殖业、近海水产养殖业、林下产业、休闲农业等产业。 并倾贫村快速发展产业项目援助,帮助全市43个贫困村脱贫,帮助5406户贫困人口脱贫。
抓住新的经营主体进行培育,壮大产业快速发展。 通过培养有产业实力基础、懂技术、懂经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青年农场主等新的经营主体,整合产业项目资金,发挥项目资源的特点,逐步发挥新的经营主体的接收、传递、援助、带的作用,成为产业和农户 目前全市共有农民培养专业合作社926家,家庭农场248家,较有效地快速发展了当地产业。
抓住绿色产业的快速发展,推进绿色产业与农村生态环境的融合。 围绕生态种植、生态养殖、生态休闲等多种绿色产业快速发展模式,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同步快速发展。 建立猪、肉牛、水产养殖等生态养殖基地70家。 围绕产业基地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企业品牌化、组织化建设,宣传十大清洁技术,认定无公害面积11.55万亩,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公司5家、有机食品认证公司1家。 围绕新兴产业建设,建设农业观光园等休闲农业生态园,将乡村生态特征变为大的经济特征。
大力吸引 项目外资,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我市产业富民拉动部门齐心协力,广泛开设门路吸引投资,全力推进要点产业项目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上半年,农林水、工业能源、交通基础设施等17个重要项目集体竣工,总投资15.82亿元,竣工项目7个,总投资5.2亿元。
标题:“农村居民每个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11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