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13字,读完约3分钟
/ h// h// h /
出现在中共合浦地下党(扫管龙)交通信息站旧址。 廖思宇摄
位于铁山港区南康镇扫管龙村的村子中心,老房子保持着原有的样子,挂在其门口的“南康武工队旧址”的牌匾尤为醒目。 这里是中共合浦地下党“扫管龙”交通信息站旧址。 80多年前,战火硝烟弥漫整个南康地区,中共合浦地下党(扫管龙)交通信息站旧址逐一发挥了交通信息服务作用,为南康地区的革命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
(/h ) ) )清管龙村是钦廉四属有名的革命老区村,是南康武工队成立的旧址,清管龙武装起义的旧址。 其中,中共南路特委会合浦地下党交通信息站——军马站旧址在村里建成。
中共合浦地下党(扫管龙)交通信息站旧址原是占地80多平方米的谷仓。 满洲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 1938年,广州、武汉沦陷,国民党失去华北、华中、华南国土。 此时,抗日烽火燃烧在两大片大地上,南康地区在中南特委钦廉四属地下党统一战线的领导下,深入农村扩大革命队伍,开辟革命根据地,建立交通联络点。 当时,清管龙村是南康地区参加革命人数最多的自然村。 中南特委和钦廉四属南康地区地下党作出决定,在扫管龙村利用谷仓建设南康地区第一交通联络站——军马站,负责合浦沿海一带闸、南康、公馆,乃至广东草谭扬甘、乐民等地方的交通信息,建立武工队、游击队。 中南特委会、钦廉四属粤桂边区、南康地区等主要领导人在此旧址举行了许多重要会议部署行动,许多历史重要决策也在此做出。
扫管龙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革命的历史上有光辉的一页。 特别是清管龙村的许多青年很早就与中国共产党接触,有很高的政治觉悟,立志投身革命,积极参加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组织武工队、游击队,对对敌斗争,树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做出了突出贡献。 应姚国厚等共产党员号召,扫管龙村和周边地区广大群众纷纷响应,有的积极参加党组织,有的成立同心会、农会、民兵等各种组织,积极配合地下党工作,为地下党服务,积极参与交通信息等工作。
1945年,在中共中南特委和南康地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姚国厚、姚凤厚等40多人积极参加南康武装起义,攻击国民党驻南康的沿海警备大队第四中队,用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积极参加木村桥伏击盐警队的战斗。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代,清管龙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革命,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将清管龙村定为“革命老区”,保存革命旧址,载入史册。
最初,中共合浦地下党(扫管龙) )交通信息站的旧址由管龙村村民自愿捐款维持。 近年来,政府出资修缮。 现在的用地内还保存着一部分历史原有的建筑物。
2019年6月,铁山港区委员会推进部将该旧址定为“铁山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年12月,市委、市委党史研究室将该旧址定为“全市关心新一代党史的国史教育基地”。
/ h// h// h /
/ h// br// h /
/ h// h// h /
标题:“为南康地区革命胜利提供重要保障探访中共合浦地下党(扫管龙)交通情报站旧址”
地址:http://www.brnvc.cn/bhrd/1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