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副司长支陆逊向外界表示,明年或通过政策调整规范我国汽车出口秩序。 这次政策调整带来的直观结果是,很多公司不能满足新政策的要求,将失去出口资格。 这对于期待通过出口改变销售困局的自主企业品牌公司来说,将是严峻的挑战,必将引起汽车领域的巨大洗牌。
出口政策调整日益紧迫
“明年将调整汽车出口政策,通过提高自主企业品牌出口资格的门槛的方法,提高公司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 ’最近,支陆逊向外界这样表示。 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是汽车出口的主管部门,支陆逊的这一表态意味着汽车出口政策明年将迎来新的调整。
支陆逊表示,此次出口秩序调整的新方向主要集中在提高自主企业品牌出口资质标准和提高出口服务质量上,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保护出口活力,最合理地设定准入门槛。
“首先,提高出口门槛,有可能扶持出口量大、具有规模特点的出口主体,但出口量少、实力弱的出口公司将被淘汰。 其次,加强国外营销互联网建设的标准和要求。 ”约翰逊说。
支陆逊认为,从全球来看,汽车产品是第一大货物贸易产品,也是产业高度国际化的产业,世界汽车强国也是汽车出口强国。 近年来,国际市场对中国的产品诉求逐渐提高,但我国目前的汽车出口单一,多为简单的货物贸易,而且国内汽车公司的管理理念、公司文化等与发达国家的公司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做大做强,国际化已经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方向。
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但是,真正进入国际市场并不容易,许多业内人士表示,制约汽车产业国际化的最重要因素仍然来自国内。
据中汽协统计数据,中国累计出口的汽车年前9个月,比去年同期累计增长约60%,为61万4000辆。 虽然自主企业品牌的出口确实表示可喜,但这并不能掩盖背后存在的一点问题。 据了解,中国汽车产业整体比较特征不断下降。 未来几年,我国劳动力价格将持续上涨,就业价格、土地和能源约束、人民币汇率上涨将带动出口价格上涨,削弱比较特征。 另一方面,大部分国内公司严重依赖海外经销商,没有自己的经销商队伍,与外商议价能力较弱,目前在海外部分经销商代理国内四五家汽车公司的企业品牌。
商务部的一项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持有汽车出口许可证的整车生产公司达到370多家,这些出口公司中,年出口量不足50辆、年出口金额不足50万美元的公司,几乎占一半的比例,这些公司明年很可能丧失出口资格。
事实上,将任何出口规模较小的公司挡在出口关口之外,使生存状况更加困难,从而加剧这种公司重组的预期,也是此次出口政策调整的首要目的之一。 “提高出口资格可以加速汽车公司的并购重组过程,优化出口主体。 ”约翰逊说。
据支陆逊介绍,20世纪60年代,德国汽车整车公司有100多家,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逐渐沉淀的有10多家。 日本也一样,最初有大量的汽车生产主体,后来经过反复合并重组,形成了现在的丰田、本田、日产、铃木等10家以下的整车公司。 中国汽车工业也必须走这条路,数百家整车公司并存的情况显然不利于中国汽车业的快速发展。
汽车领域的结构调整也符合行业的期望。 众多业内人士呼吁,在内部因素严重制约出口国际化的情况下,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要获得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就必须加快结构调整。
首先,公司要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逐步缩小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东风汽车副总经理刘卫东表示,今后一个时期,要进一步强调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加强自身研发能力的提高。 为此,公司应积极寻求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的模式,利用从基础技术、工程技术到产品技术等各方面的突破国际资源,鼓励有实力的公司到国外采取合资、合作、合并的方法,提高创新能力 要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联系,在资金、税收、重大科研项目等方面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
标题:“明年汽车出口资质或调高恐将加速汽车领域结构整合”
地址:http://www.brnvc.cn/xinwen/1464.html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