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汽车召回持续发酵,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召回年。

最近,中国汽车召回网公布的年中国汽车召回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共发布召回新闻149次,包括汽车座椅和改装厂的召回在内,共召回506万辆以上的汽车,全年累计召回次数创下10年历史,

中国汽车市场的召回次数和数量近两年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说明中国汽车召回正在向“常态化”快速发展。 但是,相关专家表示,汽车召回制度在中国仍然有些疲软,必须尽快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

汽车被召回常态

年各汽车企业品牌累计召回达149次,刷新历史纪录。

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家质检总局共召回44辆,数量达到114万多辆,从数据来看并不引人注目。 但是,由于各汽车制造商下半年突然“给力”,全年累计召回达149次,下半年召回次数一举超过全年。 计算一下,每年平均召回汽车不到两天半。

“汽车召回常态化难掩制度疲软”

据国家质检总局执法监督司长严冯敏介绍,年受政府监管部门缺陷产品调查影响的召回数占总体召回数的29%,年占37%,年上升至63%,增幅达70%。

年末,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向国家质检总局申报召回计划,将召回年1月10日至年2月9日至年6月30日期间生产的奔腾B 50轿车的一部分,共计15798辆。

这只是最近我国汽车市场众多召回中的一个。 进入年11月以来,许多汽车公司相继发布了召回新闻。 企业品牌包括长安福特、宝马、奇瑞、东风、上海通用、捷豹路虎、一汽轿车、四川汽车、天津一汽丰田、克莱斯勒等的召回数量也有数千辆到数十万辆不等,召回原因包括零部件安全隐患等。

“汽车召回常态化难掩制度疲软”

顺便说一下,实施召回的汽车企业涉及31个进口企业品牌、20个合资企业品牌、11个自主企业品牌。 在汽车召回态度上,自主企业品牌观念转变明显,全年有11个自主企业品牌实施召回,其数量为年、年、年三年合计。

其中,奇瑞企业近期发布的召回新闻值得关注。 年12月15日,奇瑞汽车召回50多万辆汽车,包括风云2、a3、东方之子、v5、qq6等车型。 据记者统计,此次召回创下了我国十年不重复召回次数的记录。

汽车市场提醒员高岩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指出,从去年的汽车召回来看,我国汽车召回已经趋于常态化,这不仅体现在召回次数和数量的上升上,也体现在汽车企业和顾客的认识态度上。

在他看来,与前几天的自主企业品牌“零召回”的方法相比,现在自主车企越来越认识到召回的重要性。 对车企来说,召回是公开透明化的运营、规范化的管理,在召回过程中车企所获得的是信誉和企业品牌的公众信服力。 汽车企业及时有效地自主召回有助于建立可靠的企业形象。 作为客户也必须合理看待汽车召回,了解召回的本质。 这基本上是为自己的权益和安全负责。

“汽车召回常态化难掩制度疲软”

完善监管体系必须尽快建立

2004年,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正式实施,到2004年,我国汽车召回制度实施已有10年。 随着我国汽车产销量上升至世界第一,国内汽车召回数量也在上升。 2009年首次突破100万辆,全年达到531万辆。 今年的召回次数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

“汽车召回常态化难掩制度疲软”

汽车召回数量的上升标志着我国汽车召回制度逐渐完善,在较为有效地减少缺陷汽车对公众人身安全的危害、维护客户权益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专家也指出,与欧美等汽车产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的汽车召回制度存在较大差距,召回制度稍弱,未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召回制度薄弱,一直受到顾客的诟病。 高岩认为,目前中国的召回新闻较为封闭,缺乏幼小的新闻共享机制。 结果表明,问题车企掌握着问题车召回的主动权,而国家在收集这方面的新闻时,常常显得力不从心。

“汽车召回常态化难掩制度疲软”

的不情愿直接导致了国家质检总局对汽车企业的处罚不作为。 没有任何威胁的召回进一步助长了汽车企业“店里大欺客”的气焰。

以年一汽大众速腾后的悬架断裂事件为例,对于国内数百名车主的投诉,一汽大众长期“无视”,但国家质检总局对此没有反应,无视客户的生命安全。 随后,一汽大众迫于压力决定召回相关车辆,但其“打补丁”式的召回方案引起了维权者的愤怒。 但令客户沮丧的是,面对这种不公正的召回案,国家质检总局依然保持“沉默”。 结果,一部分维权所有者共同以“不行政”为由向法庭起诉国家质检总局。

“汽车召回常态化难掩制度疲软”

高岩表示,第三方缺乏比较有效的监管也阻碍了我国汽车召回制度的快速发展。

目前,许多鉴定机构与汽车制造商关系密切,忽视顾客权益的例子屡见不鲜。 公正专业的第三方监管可以提高召回制度的约束力,比较有效地弥补我国监管体系的短板。 针对新速腾维权问题持续发酵的现实,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召回制度中的无权威地做法鉴定机构。

“汽车召回常态化难掩制度疲软”

贾新光表示,国内客户经常因召回问题受到国外汽车企业的歧视,重要原因是召回制度约束力弱、召回处罚力度不够。 因为这个我国的召回制度应该加大前沿监管力度,探索比较有效的投诉新闻收集、整合机制。 并不断完善第三方检验制度,寻找公正、比较有效的第三方检验手段。

“汽车召回常态化难掩制度疲软”

不仅是制度上的完善,作为制造商的汽车企业也要加强质量管理,提高责任意识。 持续发酵的日本高田气囊的安全问题,也给汽车企业敲响了警钟。 在汽车全球化背景下,在平台化大规模生产的趋势下,在采购通用零部件降低价值成本的普遍做法流行之下,如何牢牢控制质量,成为汽车企业急需补充的课题。

标题:“汽车召回常态化难掩制度疲软”

地址:http://www.brnvc.cn/xinwen/1283.html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