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55字,读完约2分钟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20多篇论文,参加《中国热带海草生态学研究》写作,主办科研基金6个项目,参与国家973积分研发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积分项目等研究……全部经验
于硕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现为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海洋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修复室第二负责人,长期从事滨海湿地与海洋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 本着做科学技术人员的初心,于硕一直投身于海洋生态的研究,其效果十分突出。 他比较有效地利用所学的专业信息,通过分子遗传手段和野外生物学注意,系统地研究了热带海草海菖蒲的有性繁殖(种子)和无性繁殖)克隆生长)对维持该物种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相对贡献。 通过室内培养与野外栽培相结合,首次进行了热带典型海草菖蒲种子发芽试验和生态修复,海草菖蒲种子发芽率达96%,为我国热带海草生态恢复提供了技术支持。
作为 项目的核心,于硕参与了年自然资源部新业务项目“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项目的申报,作为第一作者,他介绍了《海岸带生态减灾修复技术指南》和《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判断技术指南》第6部分:海草床》两个技术 目前已通过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正式对外发表。
记者还了解到,除科学研究外,于硕还积极参加自然资源部的业务项目和地方项目,为国家和地方服务。 他负责自然资源部业务项目“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和“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的具体实施; 参与编制年全国海草床调查判断报告的自然资源部野外台站申报工作,与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广西红树林中心共同批准北部湾滨海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此外,还参加了北海市2019年蓝海湾项目和年度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申报书的编制。 目前,两个项目已经得到中央批准; 主办北海市互花米草防治试验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已在年北海市海岸带保护修复项目中投入使用。
标题:“秉怀初心 投身科研“全国科技从业者日”系列报道之三”
地址:http://www.brnvc.cn/bhxx/646.html